文章评论
策展人文章:苏伟写那顺巴图
2023.10.10





不在此地:
那顺巴图的绘画实践


文/苏伟




《不在此地:那顺巴图的绘画实践》节选了那顺巴图2000年迁居德国后的绘画实践片段。这些绘画呈现出一种奇异的综合:那顺巴图将自己所掌握的、以及不断开拓出的各种绘画技巧和表达方式,往往同时运用到一张画布上;无论是写实的、具象的技术,还是带有传统意味的抒情性语言和具有超现实感的图像,又或者是来自儿时的图画阅读经验和中国蒙古地区自然景观带来的不可磨灭的记忆,我们很难就此判断,艺术家的训练背景和风格倾向。同时,很难想象的是,那顺巴图能将多种绘画的方言融入到自身的谱系之中,这一谱系并不具备整体性,而那种多地层的、往往充满不兼容的异质元素之间张力的特质,使得他的绘画变成一种无法通读和通约的实践。


那顺巴图着迷于刻画沙漠、天空、海浪、泥土、草甸、岩石等等自然物体的表面质感,而这种图景往往和画面中那些姿势别扭、面孔模糊的人或者奇异的物体产生对立,从而很难从人与自然巧妙和谐的风景画的角度去阅读;他在画面中创造一些近似自然、但完全源于自己想象的自然物象,它们与作品中有意搭建的、缺乏足够透视性的水平空间一起,使得作品中弥漫着奇异的前世或者末世的氛围;大量具有震惊效果的形象——这些形象有时候是在整体画面完成后添加进去的—往往将颜色、笔触、线条之间本就繁复而难以统一的画面,再次打破并引向某种文化批判的层面。艺术家在这里明确拒绝神秘主义和伪萨满教的意义指向,对他来说,这些画面的经营设置,除了抗拒图像的意义性,也具有一种审美批判的功能。


那顺巴图的绘画基础是什么?走出中国20世纪下半叶的语境后,是什么促成了其绘画迈向全新的审美空间?长期生活于德国的那顺巴图,毫不讳言跨越语境的“中间地带”和“多元文化”的兴趣。这种兴趣在他绘画中的体现,首先是搁置语境、身份和其附带无论是民族性还是地域性的因素。甚至可以说,他的绘画在基于语境的历史主义图谱下难以成立,而恰恰这一不成立,成为了他绘画的前提。那顺巴图对画面中的想象空间的经营,更多出自于一种去语境的、其所追求的赤裸状态下的直觉,并在这种自由所带来的艰险的代价下,展开对于图像和一元的绘画语言的批判。


当新莱比锡画派在20世纪90年代的德国再度兴起时,那顺巴图并没有直接摄取其巨大甚至是泛滥的批判指向,而是从其具象的表达中发现了新的审美潜能。今天来看,那顺巴图显然对绘画的审美体验有所期待,但这一期待并非是“意识-绘画行为-审美”的阐释学意义上的。他在画面中将具象的部分和没有物象表达的部分并置起来,用多种方法让两者进行不同程度的对话,观者经验到的是一个不连续的、由具体到抽象的画面空间,这个过程中,预想的、由惯常的色彩和形式感觉塑造的经验,完全被不连续性打破。同时,画面中尽管充满着超现实感,但这一“超现实”既不是中国语境中那种从现实主义中跳跃而出的“超现实”,也不同于探究非时间性的心理空间的西方超现实主义。在那顺巴图的画面中,“超现实”所倚仗的叙事往往是在展开之时就停止的,画面中的无论动物或人物,由于缺乏足够的与画面中其他元素的联系,其孤立的状态显而易见;深度的精神或心理空间并未完全开启,而画面中关于空间深度、色彩、具象与抽象以及绘画的实践性的批判性思考,也将观者带离了所期待的体验。必须说,审美体验在那顺巴图这里呈现出复杂的多重面向:图像及其引发的精神和心理空间,被他在画面中所灌注的对于绘画惯例的批判和再构无限延滞;多种绘画方言的引入和冲突,让审美体验在此变成了一个永恒的不在此地的行为。





艺术家


那顺巴图,1969年出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杭锦旗。1989 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2000-2006年攻读德国布伦瑞克艺术大学(HBK)研究生及艺术类博士(大师生)。2006年荣获布伦瑞克文化遗产基金会大师生奖学金(SBK)。

那顺巴图现工作和生活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主要创作当代油画。

艺术家部分群展与个展经历:Museum Abtei Liesborn 博物馆,利斯博,德国;深圳何香凝美术馆,深圳,中国;BIAF釜山国际艺术节,釜山,韩国;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上海,中国;德国Kunststation Kleinsassen展览馆,科隆,德国;韩国国际艺术博览会(Kiaf),首尔,韩国;“新画”,Huebner + Huebner 画廊,法兰克福,德国;贝达美术馆,比特堡,德国;“侨情心画 翰墨草原” ,内蒙古美术馆,呼和浩特,中国;“林. 狼. 荒野”,罗特别墅博物馆, 德国;“有意识的,也无意识的”,Huebner + Huebner 画廊, 法兰克福,德国;“那顺巴图绘画” 斯琴塔娜美术馆,内蒙古,中国;”那顺巴图新画展”,艺门画廊,北京,中国;“苍穹之下”,美术馆, 呼和浩特, 中国;”寻源问道-鄂尔多斯--中国油画邀请展“,鄂尔多斯会展中心,鄂尔多斯,中国;“NEW MASTERS”,约尔格-海茨画廊,慕尼黑,德国;”挪威木头上的一只风起鸟村上春树与当代艺术“ ,特拉维夫,以色列;“Liebeslust Lebenslast”,Schloss Corvey 宫,德国;"BS-VISITE" ,布伦瑞克,德国;“归”,内蒙古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展厅,呼和浩特,中国;“考考什那”,鄂尔多斯美术馆,鄂尔多斯,中国;"ENT-DECKUNG" ,Schuebbe Ins. ,杜塞尔多夫,德国。






 
艺术家
那顺巴图
那顺巴图,1969年出生于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1989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2000-2006年攻读德国布伦瑞克艺术大学(HBK) 研究生及艺术类博士(大师生),2006年荣获布鲁瑞克文化遗产大师生奖(SBK)。现生活工作于德国法兰克福,主要创作当代油画。

通过观察那顺巴图作品的形式分析和内容可以明确,其作品的品质正是表现在这两个与绘画媒介相关的层面上。正如梅哈德所描述的那样,对绘画终结之后的绘画可能性的反思与一个内容层面上的独特的联想性体验结合在一起。此体验可以理解为对我们当前主体与世界关系构成的批判性评论。那顺巴图艺术两极性的意境展示了当代绘画的潜能:它使得多种相关域紧密相连,并将我们作为当代个体处境的强烈体验以绘画的方式形象地表达出来。
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