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评论
手稿展 | 鲁虹:品读“背后的故事”
2018.01.14




品读“背后的故事”

 

—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家手稿研究展(第一回)”

 

西方学者素来注重对于著名艺术家的手稿研究。比如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在《莱奥纳尔多获得构图的方法》一文中,就结合史料与手稿的认真研究,对文艺复兴绘画大师莱奥纳尔多自创的构图方法做出了清晰而令人信服的推论,而这与当时固有的画坊惯例,还有古板的规矩完全不同。为了追逐想象的思路,莱奥纳尔多一方面提倡以快速的笔法写下头脑中出现的奇思异想,根本无须考虑形体是否准确的问题;另一方面,为了激发大脑的创造力,他还建议艺术家们通过观察断壁残垣、未熄灭的灰烬、各种斑石、天上的云朵以及废弃的速写去产生超越平常思维的构图联想。[1]不难发现,相似的研究成果还可见之于贡布里希的另一篇文章《椅中的圣母》。在这篇论文中,他结合具体史料与手稿做了详尽研究后认为,文艺复兴绘画大师拉菲尔从来都不把写生素描作为绘画创作的起点,作品《椅中的圣母》不过是他为了在圆形构图中强调母性神力而不断调整或创新的结果,绝非严格意义上的写实绘画。[2]其实,就像贡布里希一样,西方的许多学者在做特定艺术家的研究时,都将手稿研究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上。这是因为:首先,手稿研究可以更好地揭示特定作品的意义和内涵;其次,通过手稿研究还可以体会艺术家在面对不同问题时是如何加以解决,又如何对传统进行有效的继承或创造的;再其次,人们从具体手稿研究中甚至可以发现在不同的时代,艺术观念或表现手法产生演变的迹象。也正是在这样深厚的学术背景之下,很多年来,不仅有许多高水平的相关研究论文出现,也促使相当多的美术馆接连举办了一些非常好的艺术家手稿展。于是,这些优秀艺术家的手稿就和他们的创作一样广为人知、价值连城。相对而言,无论是中国学者对于著名艺术家的手稿研究,还是各美术馆对著名艺术家手稿展的举办,都是极为少见的。我们所形成的习惯是,对于艺术家的创作,更多地将精力集中在了作为结果的作品上。但事实表明,手稿作为“背后的故事”或必然的过程是学术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倘若不做好这一环节的工作,我们就很难真正进入艺术家的具体创作情境,进而掌握其思维的全过程,也必然会给艺术创作研究和艺术史研究留下重大缺憾。在这方面,中国的文学研究者们显然做得更好。而我们之所以要在艺凯旋画廊成立十周年之际隆重举办“中国当代艺术家手稿研究展(第一回)”就是希望能在手稿研究上做一点补课与推动的工作。如果本展的举办能够引发学者们对中国当代艺术家手稿研究的兴趣,并激励更多相关文章的出现与展览的举办,我们将非常高兴!不过,由于场地有限,本次展览只能选择10位中国当代艺术家携手稿参展,且每人只有10米展线。按照我们的计划,类似展览今后每年会举办一次,而且每次展览都要邀请10位著名的中国当代艺术家携手稿参展,衷心盼望我们的想法能继续得到大家的有力支持!另外,相信所有了解中国当代艺术进程的人都会同意我们所做的如下判断,即此次参展的10位艺术家不但是中国当代艺术具有标志性的人物,也分别在中国当代绘画、当代雕塑、装置、行为、影像等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值得大家认真对待!而以他们的手稿作为研究对象,无疑将为中国当代艺术研究或艺术史写作开启一条全新的路径。更为重要的是,还会对中国当代艺术界的同行们有所启迪,继而引以为借鉴!

 

在西方历来的艺术语境中,“手稿”(Manuscript)一般指作品还没有完成之前,艺术家根据特定创作意图所画的图像或撰写的相关文字。与正规的艺术创作相比较,手稿虽然具有即兴、随意、尺寸不大、制作时间较短等特点,但同样具有独立欣赏价值,并且不计运用怎样的媒介与怎样的技术。就我所知,在西方现代艺术出现之前,艺术家的手稿大致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的功能:第一个是以呈现客观对象为主,即更强调手稿的记录功能;第二个是以呈现主观世界为主,即更强调手稿的想象功能;第三个是以探讨问题为主,即更强调手稿的研究功能。具体地说,前者重在记载现实世界的视觉信息(包括形体、动态、结构、明暗、色彩等信息),常见的表现方式是写生或速写,其中既有运用炭笔、铅笔与纸张等工具的,也有运用水彩、油画等工具的,而那些为具体创作所收集的各种形象资料俱应划归在此一行列;第二者则重在体现艺术家主观创造的世界,即根据特定立意所画的各类构图,包括艺术家最初根据立意随手勾出的小草图、过后经不断修改、深化的构图、素描稿或色彩稿等等。大量的研究成果足以表明,这一类手稿最能反映具体创作中重要的信息,并体现出艺术家的个性和艺术创造力;第三者特指针对具体艺术问题如“黑白关系”、“色彩关系”“形体结构”“透视关系”“故事情节”所做的专项研究,例如德国大艺术家丢勒在1513年画的《比例研究》就应划在此列。有趣的是,现代艺术出现之后,因为其完全超越了传统艺术的叙事性特点,即要么是更强调对内在心灵的表达、要么是更强调对审美本体的表现、要么是更强调对现代信息的传递等等,故艺术家们对待手稿的方式较古典艺术家而言,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第一是部分艺术家因强调创作的偶发性和意外性,不再做创作之前的草图——特别是一些抽象艺术家,如美国艺术家波罗克等。在很大程度上,这些艺术家的基本构想大致是在脑海中完成的。按心理学家的说法,他们的艺术思维是寓于特定媒介的思维;其次是一些艺术家因常常会借用照片或报刊资料等等,所以用写生或速写的方式来收集形象资料的做法大为减少,这也意味着手稿的记录功能在减弱;另外,很少有艺术家再用手稿针对传统艺术问题做研究,而是转而研究一些新的艺术问题。20世纪60年代以降,自从当代艺术横空出之世之后,由于其更强调对观念的表达,加上创作方法与使用媒体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故当代艺术家们对待手稿时,又在现代艺术家的基础上有所改进:其一是部分艺术家在脑海中形成基本构想后,并不会做创作之前的草图,而是像个别现代主义艺术家一样直接运用具体的媒介进行创作。比如,艺术家隋建国在创作《盲人肖像》时,先是写了5页纸的文字实施方案、画了5页纸的示意图。然后用眼罩蒙住了双眼,并直接用黏土创作了具有肖像本义上的“肖像”。用他的话说,这是“触觉在先”。作为其结果,作品就成为了艺术家“摸瞎行为”的踪迹和记录。接下来,他还会在强调再现原作效果的前提下,用新的科学技术将泥稿放大,并制做出铸造模具来,而在将以失蜡法铸成的青铜部件焊接起来后,他还会进行表面处理和锈化。本展展出的相关图片与影像既是重要的视觉文献,亦是研究这一作品的重要史料。他本人还认为,正是经过这一段过程,他才将“个人痕迹”公共化,即将“摸瞎”创作的原作品,从私密空间带到了公共领域;其二是与部分现代艺术家一样,因强调对现成照片或影像资料的借鉴,手稿的记录功能在一些当代艺术家那里明显在减弱。比如方力钧在创作《系列一·之三》时,就很少以写生的方式去收集画中需要的形象,而常常会利用照片。但出于表达的需要,他对照片做了非常大的改动。从他提供给本展的几件相关手稿来分析,他曾有过好几种关于此作构图的设想:或将打哈欠的光头放在两位女青年的前面、或将其与另一位男青年并置起来……但后来对外发表的正规创作则是将光头青年放在了前景之上。另外还在将背景处理成海边时,增加了两个相互用手臂勾着对方肩膀的嬉戏青年,这就使主角与主题都更为突出。而透过一系列相关手稿,我们并不难看出艺术家不断进行主题推敲的过程。据方力钧本人介绍,他近些年的创作仍然还在利用照片,但很少画草图了,基本上是直接在画布上即兴处理。从这个意义上看,比照这类作品或相关照片做研究是很重要的途径之一。不过,这需要艺术家的积极配合才行;其三,与现代艺术家一样,一些当代艺术家常会以手稿的方式研究自己当下创作面临的一些新问题。比如,艺术家傅中望于1986年终止了对西方结构主义雕塑的学习改造,即不再做大卫.史密斯式的金属焊接雕塑后,由于既认识到了“中国的斗拱就是最好的立体构成”,又意识到了榫卯结构和西方的垒砌结构在文化和造物意识上的不同,所以他花了很长时间对各地传统建筑进行了认真考察,并对相关书籍进行了刻苦钻研,于是,传统榫卯结构所暗含的当代因子终于被他所发现,并被他逐渐演化为个人雕塑的基本艺术语汇。而他提供给本展的几件相关手稿,就体现了他对传统榫卯结构的具体分析研究,例如,《考古材料证明的石器时代的框架榫卯》《榫卯契合的十种关系》《金属与木的结合》《石材和木材的榫卯合方式》等就很说明问题。正如大家所见,个别手稿不但引用了一些考古学的材料、民间的俗语等等,还写有他的感想与体会,是我们研究他后来创作的重要线索。

 

以上仅从三个方面简略谈了中国当代艺术家对现代艺术家手稿方式的继承与发展。在下面,我要侧重谈的就是一些当代艺术家对手稿示意功能的开发。究竟何为示意功能呢?原来,由于一些艺术家从事当代艺术创作,即做装置也好、做行为也好、做影像也好,甚至做一些雕塑也好,都需要艺术家本人之外的人员共同参与,所以,相关艺术家在绘制手稿时,除了要明确表明作品的创作意图与呈现效果之外,还会对具体实施步骤、所用器材、技术特点与场地要求等都做出清楚的说明。这就是我说的当代艺术的手稿示意功能。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此类手稿有点近似于制作施工图,不仅便于和参加制作的工作人员进行必要交流,也能保证作品能高质量实施。概括的看,其有时会偏于主题推敲的功能、有时会偏于结构分解的功能、有时则会偏于制作说明的功能。我认为,徐冰提供给本展的《猴子捞月》的草图就具有明显的方案性或示意性的特点。据知,这件作品是美国华盛顿・史密森学会塞克勒国家美术馆的永久陈列作品,并为按贯穿全楼的旋梯空间而做的专项设计。不言而喻,此作品由一则中国古老寓言转化而来。在具体的表现上,艺术家首先将21种不同语言,字义为“猴”的文字象形化, 然后再用“笔画”一个钩着另一个,由天窗顶端直到底层喷水池的水面,宛如一行连绵草书悬空而降,于是,就使艺术家在特定想法和具体呈现之间找到了一种比较合适的方式。考虑到施工的方便,在手稿中,他有意采用了偏于制图风格的表现方式,这也正是一系列图纸具有设计感的原因。其实,在本展中由傅中望提供的一些关于榫卯创作的手稿与徐冰《猴子捞月》的手稿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我注意到,同样是强调示意的功能,艺术家王广义、宋冬、尹秀珍与马六明的创作手稿相对于徐冰《猴子捞月》的手稿,在绘画性方面似乎更强一些。资料表明,王广义在新世纪里经常会利用综合媒体进行创作,并逐渐演将其演变成了自己新的创作主线。但与绘画创作一样,他十分强调对“社会主义经验”的再运用,[3]他此次提供给展览的手稿作品《自在之物》第二稿创作于2011年,图式效果似乎与传统大师曾经用过的素描淡彩方式有关系,不过,因手稿上的文字强调了实施的具体要求,故又具有“施工图”的特点。据我猜测,该作品的灵感应该来源于艺术家对文化大革命中为“备战”所建的大型粮库的记忆,后于2012年呈现在了北京今日美术馆里,并以直冲屋顶的方式完全覆盖了整个墙壁,视觉冲击力非常之大。实际上,它既是一个已逝历史的“纪念碑”,能够勾起人们对于“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这一政治背景的回忆;同时也是一个具有自在意义的场景,亦能让人们超越当年全民备战的大环境去探测物本身那不可知的“存在之谜”。

 

艺术家宋冬提供的《印水》手稿方案于1996年在西藏拉萨河实施。图纸的主要部位绘有两方印,并以带明暗的速写风格画出:一方立着,一方躺着。上面不仅对木印的制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还对行为方式与作品的意旨作了说明。而此作品在实施时,宋冬一边端坐于拉萨河的水中,双手紧握由金刚木刻的“水”字大印;一边以虔诚的手势反复在流动的水面上盖印。时间不断流逝,水面却依然如故。可以说,那刻着“水”字的印象征着信物与权力的存在,而印在水上的无痕迹的结果则证实了存在的虚无性。也正是在反复的求证与诠释之间,宋冬引领我们走向了对于“无”的禅意体验。

 

女艺术家尹秀珍提供给本展的有一幅关于行为作品《洗河》的手稿方案,图纸的上方以速写的方式画有由抽水车在府南河抽水的示意图,下方画有由府南河水制成冰的堆放示意图,右方则写下了行为实施的过程与要求。作品于1995年实施,极其明确地强调了必须治理污染河流的文化态度。不仅智慧地运用了关于“洗涤”的日常经验,同时涉及了公众希望改变府南河现状的心理诉求,所以很好地与观众达成了交流,也激发着观众根据作品进行意义的再生产。据知,她还在德国莱茵河边洗过一次。她很想将世界几大重要的被污染的河流都洗一遍,可惜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撑,只好作罢。

 

艺术家马六明的成名与他多年实施的《芬-马六明系列》有关。在为这一作品取名时,马六明有意在姓名前加上了具有女性意味的“芬”字,而在表演时,他则进行了性别混合式的化装,结果使作品中的“芬-马六明”演变成了一种“亦男亦女、雌雄同体”的第三性混杂形象。他此次提供给展览的手稿作品《芬·马六明的午餐》(二)明显是以速写方式画出的,草图的左上方还写出了行为实施的步骤,从他于1994年6月12日实施的作品过程来看,大致与他的计划相同。1996年以后,马六明相继在日本、荷兰、加拿大、美国、德国、瑞士等地以《芬-马六明在×××》为题进行现场的行为艺术交流表演,这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声誉。他于2001年画的《芬·马六明在里斯本》手稿还以连环速写的风格设计了具体行为的表演过程。毫无疑问,由隋建国提供的1幅《立体文献摆放示意图》、由方力钧提供的3幅雕塑作品的草图同样带有一定的绘画味道,只是前者偏向西式速写风格,后者偏向传统白描风格。

 

众所周知,艺术家张晓刚许多年来一直坚持运用油画的方式进行艺术表达。[4]这是因为他希望以自己十分熟悉的方式去表达他对历史或艺术史的理解,而且他认为,在当代艺术的格局中,并不存在着表达方式上的先进与落后问题。正是从此角度出发,我感到,如果说他于1994年以后画出的《大家庭》系列象征性的反映了特定年代中国家族与人际交往的构成关系,那么应该说,他于2009年画的创作草图《绿墙》系列作品则反映了他对特定岁月的文化记忆,其内含是极为丰富的,与传统室内的景观画绝对不是一回事!比如,他此次提供给本展的草图《绿墙:窗外》,就通过绿墙、立在村里各处的高音喇叭、乡公所与门口的国旗等具有特定年代特点的视觉符号将可以把有着相关背景的观众带入到过去的情境中,从而给人以无尽的联想……据他给我的微信说,创作之前,他一般会画很多小草图,最后再画一幅相对完整的草图,但上画布的过程中常常会改动,有时改动还很大。如此看来,他提供参加本展的草图基本上是相对完整的,实际上,在这些草图之前,尚有一系列不断变化、发展的草图。如果要做深入研究,当然是有整个过程的草图加以对比会更好!

 

与张晓刚一样,艺术家周春芽多年来亦一直坚持运用油画进行艺术创作。他的创作年表告诉我们,为了学习正统的油画表现方法,他于1986年前往联邦德国留学。而通过对新表现主义绘画的学习却引发了他对中国传统文人画的重新认识与再学习。回国后,他致力于解决的艺术问题就是如何将德国表现主义式的笔触、色彩、画面结构方式与传统文人画中的书写方式、符号方式融合在一起。实践证明,从《石头》系列到《绿狗》系列,再到《桃花》系列,他做得非常成功!而他提供给以本展的既有与《绿狗》系列相关的草图,也有与《桃花》系列相关的草图。此外还有与新作《个园》相关的草图或一件尚没上画布的草图。据艺术家本人介绍,他的工作习惯常常是先想题材和构思,然后便以拍照的方式去收集素材。一般围绕某个题材他总会画数个草图,而正规的油画作品多是根据选定的构图和参考照片的细节完成的。我认为,他的手稿实际上是将三维的数码图像转换成了具有表现性的线描图像,这对他的下一步再将其转换成具有表现性的色彩图像是有意义的。当然,如果能够结合特定作品与一系列相关手稿、照片作更深入的研究,无疑会更有益处!

 

从以上对10位优秀艺术家手稿的初步研究,我们既可以看到手稿对于学术研究的重要性,也可以看到手稿所呈现出来的过程之美。而这显然有利于我们对这些艺术家进行再发现和再认识。当然,在一篇评介本展的文章中,我们肯定无法深入展开对于每一位艺术家的个案研究。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的工作才刚刚起步,还是极其粗浅的,有待我们深入展开。相信这是大有可为的领域,希望大家一起为之努力!

                

2017年10月9日于武汉合美术馆

 

注:

[1]贡布里希:《莱奥纳尔多获得构图的方法》,载《艺术与人文科学:贡布里希文选》浙江摄影出版社,161页,1989年3月第一版。

[2]贡布里希:《椅中的圣母》,载《艺术与人文科学:贡布里希文选》浙江摄影出版社,173页,1989年3月第一版。

[3]据我所知,在国际的范围内,已经有一些学者对此进行十分严肃的学术研究,比如2007年8月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后社会主义》、2005年5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社会主义》,就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这方面的学术成果,又如艾尔雅维茨撰写的《图像时代》一书,( 2003年2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也有专章谈及相关艺术创作问题——其中还介绍了中国当代艺术家王广义与余友涵的作品。

[4]虽然张晓刚近年也做影像,而且做得相当好,但他强调目前仅只是玩玩而已。





艺术家
方力钧
方力钧,1963年生于河北邯郸 ,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同年7月,其入住圆明园并成为"圆明园画家村"的重要发起人;1993年创建宋庄工作室,推动形成"宋庄画家村";2014年创立"中国当代艺术档案库",系统梳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脉络。2004年起,方力钧先后被中央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西安美术学院、武汉大学、湖北美术学院等二十余所校聘为客座教授及研究生导师。 

方力钧的个展足迹遍布全球艺术机构,包括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德国路德维希美术馆、阿姆斯特丹市立美术馆、日本国际基金交流会、意大利都灵现代及当代美术馆和阿丽亚纳博物馆等国际艺术场馆,以及上海美术馆、香港艺术中心、澳门艺术博物馆、台北市立美术馆、湖南省博物馆、湖北省美术馆、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合美术馆等国内艺术机构。同时,他屡次受邀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光州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及上海双年展等国内外艺术群展。 

其作品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蓬皮杜艺术中心、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西雅图艺术博物馆、新南威尔士美术馆、昆士兰现代美术馆、广岛现代美术馆、东京都现代美术馆、福冈亚洲美术馆等世界美术馆永久收藏,同时被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广东美术馆等国内机构纳入馆藏。 

此外,方力钧出版个人画册、图书《方力钧:编年记事》《方力钧:作品图库》《方力钧:云端的悬崖》《方力钧:禁区》《方力钧版画》《像野狗一样生存》等50余部专著。1993年,其作品《系列二之二》登上《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封面。
了解更多 >
艺术家
傅中望
傅中望
男,1956年出生于湖北武汉。
现为湖北美术馆艺术总监、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雕塑与公共艺术的创作,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的当代艺术展,作品被多个美术馆和艺术机构收藏,并被列入各种版本的当代艺术史出版物。
了解更多 >
艺术家
马六明
马六明  
1969出生于湖北黄石
1987-1991学习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
1993年起工作和定居于北京 
个展:
2015 马六明手稿展,CIGE 2015,北京,中国
2014 马六明,学古斋画廊上海空间,中国马六明,学古斋画廊首尔空间,中国
2013 十分之一秒:芬-马六明,白盒子艺术馆,北京,中国
2011 解离,艺术长沙,湖南省博物馆,中国
2007 马六明,Dolores Sierra Gallery,马德里,西班牙
2006 马六明,MARELLA ARTE CONTEMPORANEA,米兰,意大利2001 马六明个展,TENSTA KONSTHALL,瑞典
1999 马六明个展,Jack Tilton 画廊,纽约
1996 马六明个展,中国当代画廊,伦敦 
 群展:
2016 另/一前卫中国、日本、韩国,
2016 釜山双年展,韩国
2015 实验地带:关于艺术的讨论方案, 南京国际美术展,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哥、澳大利亚、香港等
2014 东云西语,中国当代艺术研究展,合美术馆,武汉,中国
2013 景观再造:中国当代艺术,德布勒森现代艺术中心,匈牙利
2012 再历史-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巡展于深圳美术馆、石家庄美术馆、北京贵点艺术空间、湖北美术馆 ,中国
2010 书写,南京双年展,南京,中国
2009 两湖潮流-湖北、湖南当代艺术展
1985-2009邀请展,广东美术馆,中国中国金,马约尔美术馆,巴黎,法国
2007 社会艺术,俄罗斯特列恰可夫国家美术馆,莫斯科
2005 墙,北京千年艺术博物馆;此展巡回到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校区安德逊艺廊和艾尔布来特-诺克斯艺廊
2004 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来至中国的新照片和录像,国际图片中心,纽约;芝加哥当代美术馆;西雅图美术馆;英国Victoria and Albert美术馆
2003 布拉格双年展:Peripheries Become the Center,布拉格,捷克2002 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1990-2000),第一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广东
2001 EGOFUGAL,第七届伊斯坦布尔国际双年展,土尔其2000光州双年展
2000,韩国;此展的亚洲部分巡回展于日本美术馆1999所有的开放,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意大利
1998 Inside Out: New Chinese Art, P.S.1,纽约;此展巡回于旧金山现代美术馆、墨西哥1997Degenderism,世田谷美术馆,东京   
了解更多 >
艺术家
宋冬
宋冬 
1966 生于中国北京
1989 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
现生活和工作在北京 
获奖
2014
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杰出贡献奖
2013
中国当代艺术权力榜:年度艺术家(2012)
2012
第一届基辅双年展奖
2011
美国旧金山市颁发的荣誉证书AAC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家装置新媒体大奖(2010)
2006
光州双年展大奖
2000
联合国教科文国际青年艺术家奖金 
主要个展
2017
宋冬个展,奥尔胡斯现代艺术博物馆,奥尔胡斯,丹麦
宋冬:不知天命,外滩美术馆,上海,中国
2016
繁华的虚空,上海纽约大学美术馆,上海,中国
坐井观天,K11,香港,中国
宋冬:坐井观天,上海chi K11美术馆,上海,中国
御鉴吃城市——复兴珑御宋冬艺术行动,复兴珑御会所,上海,中国2015
北京之声——宋冬:剩余价值,佩斯北京,北京,中国
宋冬个展,杜塞尔多夫美术馆,杜塞尔多夫,德国
宋冬:草图,佩斯香港/都爹利会馆,香港,中国
宋冬个展,格罗宁根博物馆,格罗宁根,荷兰
吃城市,巴西利亚OpenART,巴西
政纯办个展 政纯办,台北当代艺术馆,台北,中国
2014
再生,Baró Gallery,圣保罗,巴西
最后的收藏所,松原艺术中心,首尔,韩国
政纯办个展 政纯办,皇后美术馆,纽约,美国
政纯办 做同一件好事,时代广场,纽约,美国
2013
筷道:宋冬+尹秀珍,费城艺术联盟美术馆,费城,美国
三十六历,Artistree,AAA,M+,香港,中国
宋冬个展,佩斯画廊,纽约,美国
爸妈别担心,我们都挺好的,4A当代艺术中心,悉尼,澳大利亚
物尽其用,CARRIAGEWORKS,悉尼,澳大利亚
2012
物尽其用,巴比肯艺术中心,英国伦敦
2011
筷道:宋冬和尹秀珍,前波画廊,北京,中国;纽约,美国
穷人的智慧,尤仑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宋冬:爸,妈,别担心,我们都挺好的,旧金山芳草地艺术中心,旧金山,美国
我们是政纯办,上海沪申画廊,上海,中国
2010
宋冬:煞风景,佩斯北京,北京,中国
中国四季:宋冬、尹秀珍,戈维特布鲁斯特美术馆,新西兰
物尽其用,温哥华美术馆,温哥华,加拿大
2009
项目90——宋冬:物尽其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美国
豆腐,功夫,Polit-Sheer-Form,北京公社,北京,中国
2008
图书馆,北京公社,北京,中国
吃城市/巴塞罗纳,米罗基金会美术馆,巴塞罗那,西班牙
水记忆,莱恩美术馆,纽卡斯尔,英国
宋冬,证大现代艺术馆,上海,中国
2007
政纯办在上海,比翼艺术中心,上海,中国
宋冬在北京公社,北京公社,北京,中国
2006
只有一面墙,艺术空间,澳大利亚悉尼;北京公社,北京,中国
吃城市,伦敦Selfrigdes百货,伦敦,英国
筷道:宋冬和尹秀珍,前波画廊,纽约,美国
公共厕所:男,红猫美术馆,洛杉矶,美国
2005
物尽其用:赵湘源和宋冬,東京画廊
+BTAP,北京,中国
第59分钟,时代广场,纽约,美国
2004
宋冬个展:水,中国艺术中心,曼彻斯特,英国
2003
非典时代:宋冬和尹秀珍,Video 装置,ISE 基金会,纽约,美国
2002
交互端口:眼光,国际交换系统有限公司BISC,北京,中国
筷道:宋冬和尹秀珍,前波画廊,纽约,美国
2000
吃盆景,Gasworks 国际艺术家工作室,伦敦,英国
宋冬在伦敦,Tablet 美术馆,伦敦,英国
1999
跳,实施行为Video 作品,天安门广场,北京,中国;威尼斯,意大利1998
办公室中的临时建筑,宋冬Video 环境装置行为展,TAO 画廊,北京,中国
1997
看,Video 装置艺术,当代美术馆,北京,中国
拍,Video 装置艺术,柏林艺术废墟,柏林,德国
1997.6.30-1997.7.1 水写时间60 分钟,实施行为作品,深圳,中国
用158 块石头(1840-1997) 填海,实施行为作品,深圳,中国
1996
哈气,实施行为作品,天安门广场;后海,北京,中国
宋冬个人艺术展: 掀开,首都师范大学美术馆,北京,中国
印水,实施行为作品,拉萨河,西藏,中国
1995
天机,声音装置作品,望海亭名人茶社,北京,中国
扔石头,环境行为作品(1995至今),中国;日本;韩国;香港;荷兰;英国;美国;印度;澳门;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法国
水写时间,行为作品,北京胡同,北京,中国
泄密,装置,胡同,北京,中国碑房,装置,公寓,北京,中国
1994
又一堂课:你原意跟我玩吗 装置行为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画廊,北京,中国
有文化面条的生活,胡同,北京,中国
电视:Video 装置艺术,北京41 中学,北京,中国
1992
油画展,北京41中,北京,中国  
主要群展
2017
应物象形,佩斯画廊,硅谷帕罗奥多,加州,美国
中国当代摄影40年(1976-2017)——三影堂10周年特展,三影堂,北京,中国
暂存 神与物游——中国当代艺术展,凤凰之家艺术馆,伦敦,英国2016
关于展览的展览:90年代的当代艺术展示,OCAT研究中心,北京,中国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5,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中国
何处惹尘埃,佩斯香港,香港,中国
Agitprop,布鲁克林美术馆,纽约,美国
中国公寓艺术1970s-1990s,匹兹堡大学美术馆,匹兹堡,美国
首届银川双年展,银川当代美术馆,银川,中国
纸上谈兵,佩斯北京,北京,中国
M+希克藏品——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M+博物馆,香港,中国
时间的测试:国际录像艺术研究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5
乌托邦·异托邦——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乌镇,中国
Chinese Utopias Revisited- The Elephants,布鲁塞尔BOZAR艺术中心/库登伯格宫/BELvue博物馆,比利时
触知区,红专厂当代艺术馆,广州,中国布鲁日三年展,布鲁日,比利时
China 8系列群展, Osthaus Museum/Kunst Museum Mülheim an der Ruhr/Skulpturen Museum Glaskasten Marl,莱茵鲁尔区,德国
寻常物的复仇,Palazzo Nani Mocenigo美术馆,威尼斯,意大利
玻璃应力2015 , Palazzo Franchetti,威尼斯,意大利
召唤民间的力量,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中国
物体系,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中国
Scenes for a New Heritage :Contemporary Art from the Collection,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美国
见你所见,上海展览中心,上海,中国 
Openart in Orebro, Orebro, 瑞典
2014
多重宇宙,上海民生美术馆,上海,中国
西云东语——中国当代艺术研究展,合美术馆,武汉,中国
破门而出:师徒与模仿,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转译的脑震荡——2000年以来的中国新媒体艺术的方法与实践,成都当代美术馆,成都,中国
中国在哪里,东方艺术博物馆,葡萄牙里斯本;中华世纪坛,北京,中国
不在图像中行动,佩斯画廊/北京唐人艺术中心/常青画廊,北京,中国
这个夏天我们爱影像,佩斯画廊,北京,中国
East Bridge——前卫艺术阅读上的缺席,798艺术工厂,北京,中国
远离长夜,安卓艺术,北京,中国
市场力量——消除:从概念主义到抽象,奥沙基金会,香港,中国
流动的时间,首尔市立美术馆,首尔,韩国
零容忍,纽约现代美术馆PS1,纽约,美国
第三世界岛世界III,曼谷朱拉隆功大学艺术中心,曼谷,泰国
2013
北京之声:我的伙伴,佩斯北京,北京,中国
时代肖像——当代艺术30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中国
第五届莫斯科当代艺术双年展,莫斯科,俄罗斯
2013爱知双年展,名古屋,日本
意象——喜马拉雅美术馆开馆展,上海证大喜马拉雅美术馆,上海,中国
重写的风景:来自中国和印度的当代艺术,国立现当代艺术博物馆,首尔,韩国
杜尚与/或在中国,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领军当代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获奖艺术家邀请展,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叠影重重——第二届朱家角当代艺术展,朱家角古镇,朱家角,中国滤镜,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国
消极或积极,泰康空间,北京,中国
2012
第一届基辅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Mystetskyi Arsenal,基辅,乌克兰第13届卡塞尔文献展,卡塞尔,德国
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OCT当代艺术中心,深圳,中国
哥本哈根艺术节,GL Strand,哥本哈根,丹麦
第一届新疆双年展, 乌鲁木齐展览中心,乌鲁木齐,中国
一种生存实在属性的叙事——中国当代艺术展览(REAL LIFE STORIES),俾尔根美术馆,俾尔根,挪威
MOVE ON ASIA-The End of Video Art,Alt Space LOOP,首尔,韩国
第二届中国西部双年展, 银川美术馆,银川,中国
图与词:玛格利特以来,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SONG DONG & YIN XIUZHEN - SELF-SHOT (2002) - 2-CHANNEL VIDEO - 62:41 MINUTES,前波画廊,纽约,美国
2011
宋冬:Para-pavilion,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威尼斯,意大利
北京之声:现实主义之后,佩斯北京,北京,中国
2011横滨三年展,日本横滨
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之中国影像艺术,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中国
The Couple Show,沪申画廊,上海,中国
桃浦大楼第三期,桃浦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清晰的地平线——1978以来的中国当代雕塑,寺上美术馆,中国
第54届国际艺术展威尼斯双年展,威尼斯,意大利个性,前波画廊,纽约,美国
2010
北京之声:在一起或孤芳自赏,佩斯北京,北京,中国
伟大的表演,佩斯北京,北京,中国
建构之维:2010 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河计划,坎贝尔艺术中心,悉尼,澳大利
亚第六届利物浦双年展,利物浦,英国关渡双年展,关渡美术馆,台北,台湾
绝对距离, 空白空间,北京,中国
山水2010:H20,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09
当代艺术展在松江,上海松江创意工坊,上海,中国
亚洲再想象,沃尔首新美术馆,沃尔萨尔,英国
录像的尽头,Loop 美术馆,首尔,韩国
Su: Mbisori,济州美术馆,济州,韩国
Everything,Then,Passes between Us,Kolnischer Kunstverein画廊,科隆,德国
2009 深圳香港城市 / 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中国
政府大楼综合体R6 项目,奥斯陆,挪威
2008
亚洲再想象,世界文化宫,柏林,德国
趣味的共同体,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The Vernacular Terrain,昆士兰科技大学美术馆,昆士兰,澳大利亚乡愁 记忆与虚构的现实,梯空间,北京,中国
面对现实:中国当代艺术选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Reasia,Haus Der Kulturen Der Welt,柏林,德国
ROJO A PARTE - ARTE CONTEMPORáNEO CHINO DE LA COLECCIóN SIGG,胡安·米罗基金会,巴塞罗那,西班牙
人群中的人,Neuberger Museum of Art,纽约州波切斯市,美国
FACE EAST -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Robischon Gallery,丹佛,美国
2007
第二届莫斯科双年展,莫斯科,俄罗斯
亚洲态度,欧洲态度,汉诺威艺术馆,德国;波兹南国家美术馆,波兰
第六届深圳雕塑展,OCAT 当代艺术中心,深圳,中国
面对现实,维也纳当代美术馆,维也纳,奥地利
软力量:亚洲态度,证大现代艺术馆,上海,中国
被枪毙的方案:40多位中国艺术家/50多个被枪毙的方案,可当代艺术中心,上海,中国
中国现在,眼镜蛇当代美术馆,阿姆斯特丹,荷兰
Made in China - The Estella Collection, The Israel Museum,耶路撒冷,以色列
Changes-Video Art from China,24HR Art,达尔文,澳大利亚
Asia - Europe Mediations,IF Museum Inner Spaces,波兹南,波兰Rouge Baiser,Frac Pays De La Loire,卡尔克富,法国
2006
新闻,北京公社,北京,中国
38 人个展,上海,中国
暴露:黑箱和水晶球,伦敦公共空间,伦敦,英国
2006
光州双年展,光州,韩国
All Our Tomorrows : The Culture of Camouflage,Kunstraum der Leuphana Universität Lüneburg,德国
Recent Acquisitions. Part II,Scottsdal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斯科茨代尔,美国
城市的皮肤:当代都市影像的可能性研究,深圳美术馆,深圳,中国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来自中国的新摄影和录象,Haus Der Kulturen Der Welt,柏林,德国
China Trade,Centre A - Vancouver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Asian Art,温哥华,加拿大
Only One Wall,Artspace,悉尼,澳大利亚
2005
进与出或中间,索卡画廊,北京,中国
寂静的优雅,森美术馆,东京,日本
蒙彼利埃中国当代艺术双年展,蒙彼利埃,法国
在水之上,圣卢卡斯教堂,慕尼黑,德国
水,水,到处都有……,斯克伐代尔当代艺术博物馆,菲尼克斯,美国
只有一面墙,北京公社,北京,中国
一万年,后现代城百子湾百子园18 号楼,北京,中国
天堂平原,华盛顿街820号,纽约,美国
两个亚洲两个欧洲,上海多伦美术馆,上海,中国
以身观身:中国行为艺术邀请展,澳门艺术博物馆,澳门,中国
模糊状态,Cisneros Fontanals 艺术基金会,迈阿密,美国
城市的皮肤:当代都市影像的可能性研究,塔石艺文馆,澳门,中国一界两端,何香凝美术馆,深圳,中国
Place in China,Walsh Gallery,芝加哥,美国
Indeterminate States - Video in the Ella Fontanals,CIFO - Cisneros Fontanals Art Foundation,迈阿密,美国
Made for this World - Contemporary Art and the Places We Build,Queensland Art Gallery,布里斯班,澳大利亚
Irreducible,Bronx Museum of the Arts,纽约,美国
85致敬,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上海,中国
I am Making Art,Queensland Art Gallery,布里斯班,澳大利亚
减速,Artspace,悉尼,澳大利亚
Do Not Interrupt Your Activities,Royal College of Art,伦敦,英国
上海酷:创意再生产,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上海,中国
Karou Arima-How latitudes become forms-Arte en la era global,Museo De Arte Contemporaneo De Monterrey,蒙特雷,墨西哥
2004
真人比例,广州现代舞团,广州,中国
中国当代艺术展,亚当美术馆,惠灵顿,新西兰
视觉行为,Walsh 画廊,芝加哥,美国
亚洲当代艺术,波罗尼亚当代美术馆,波罗尼亚,意大利
里里外外:中国当代艺术展,里昂当代美术馆,里昂,法国
中药,资生堂美术馆,东京,日本
亚洲交通,4A 美术馆,悉尼,澳大利亚
第二十六届圣保罗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圣保罗,巴西
城市发信号,国家艺术家工作室,图尔昆,法国
人群中的面孔:从马奈到今天的艺术,白教堂美术馆,伦敦,英国HOW LATITUDES BECOME FORMS - ARTE EN LA ERA GLOBAL,墨西哥城,墨西哥
La Ville Qui Fait Signe,Le Fresnoy,图尔昆,法国
SLOW RUSHES - TAKES ON THE DOCUMENTARY SENSIBILITY,CAC,维尔纽斯,立陶宛
过去和未来之间:来自中国的新摄影和录像,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纽约,美国
Art-Immigration-Utopia,Macedonian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塞萨洛尼基,希腊
China - Video Generation,Maison Européenne de la Photographie,巴黎,法国亚洲当代艺术,当代美术馆,博洛尼亚,里米尼和切塞纳,意大利
第26届圣保罗双年展,圣保罗,巴西
2003
纬度怎样成为了形式:全球化时代的艺术,沃克艺术中心,明尼那波尼斯,美国
开放的时代,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间:中国当代艺术展,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法国
第八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伊斯坦布尔,土耳其左手和右手,798 艺术空间,北京,中国
二手现实,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丽江国际艺术工作展示节,古城木府,丽江,中国
每一天:来自亚洲的当代艺术,Kunstforeningen,哥本哈根,丹麦
我们在一起,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打开天空,多伦美术馆,上海,中国
左翼,左岸工社,北京,中国
蓝天不设防,798 艺术空间,北京,中国
距离,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欢乐颂,圣划艺术中心,南京,中国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
那么中国呢,Centre Pompidou - Musée National d´Art Moderne,巴黎,法国
媒体中心计划,长征空间,北京,中国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Ludwig Museum -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布达佩斯,匈牙利
Der Rest Der Welt,Alexander Ochs Galleries,柏林,德国Chinart15,Macro, Museo D'arte Contemporanea,罗马,意大利
非典时代:宋冬和尹秀珍,中国当代艺术展
2002
ARCO 拱之展,马德里,西班牙光州双年展,光州,韩国
在路上,IFA 画廊,柏林,德国
长征:一个行走中的视觉展示,中国各地第四届亚太三年展,昆士兰美术馆,昆士兰,澳大利亚
丰收,北京农业展览馆,北京,中国
什么 自由影像传奇,布鲁日市立美术馆,布鲁日,比利时
首届广州三年展,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
台北双年展,台北市立美术馆,台北,中国
筷子——宋冬和尹秀珍,前波画廊,北京,中国
Beijing Afloat,北京东京艺术工程,北京,中国
Unterwegs nach Timbuktu,ifa-Galerie,柏林,德国
交互端口:眼光——宋冬多媒体艺术展,北京国际交换系统有限公司,北京,中国
2001
中德当代艺术交流展,达豪, 德国虚拟未来,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
煲:中国当代艺术展,艺术家之屋美术馆,奥斯陆,挪威
首届梁思成建筑设计双年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旅行者传奇,国际视觉艺术协会,伦敦,英国
米变:当代视觉艺术计划,环境艺术馆,香港,中国
与民工一起舞蹈,实验、事件、演出,远洋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生活在此时:中国当代艺术展,汉堡火车站当代艺术博物馆,柏林,德国
射在脸上,拉萨尔美术馆,新加坡
再造形象和符号,寰宇经典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中德新媒体艺术交流,藏酷新媒体艺术空间,北京,中国
巴塞尔博览会,巴塞尔,瑞士声音展2,芥子园艺术空间,北京,中国十字路口,成都现代艺术馆,成都,中国
非线性叙事,中国美术学院,杭州,中国
感受金钱,泰康大厦顶层艺术空间,北京,中国
第四届亚太美术展,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
知识就是力量,北京图书大厦,北京,中国
一百个艺术家面孔,橙画廊,北京,中国
重新洗牌——以水墨的名义,深圳雕塑院,深圳,中国
2000
世纪之门:1979-1999 中国艺术邀请展,现代艺术馆,成都,中国
微波录影节,Videotape,香港,中国
新概念摄影:中国风景,世纪画廊,北京,中国
家:当代艺术展,月星家具广场,上海,中国
澳门新媒介艺术节,喷水池广场,澳门,中国
世界博览会,汉诺威,德国
90年代中国前卫艺术家资料展,亚洲美术馆,福冈,日本
第十八届世界视像艺术节,阿姆斯特丹,荷兰
虚拟与真实,皇史宬云峰画苑,北京,中国
异常与日常,原弓美术馆,上海,中国
不合作方式,东廊艺术画廊,上海,中国
肖像、人物、一对和一组,比翼艺术空间BizArt,上海,中国
取消:在中国展览实验艺术,Smart 艺术博物馆,芝加哥,美国
飞行杂技国际艺术工作坊,Theatworks,新加坡
录像圈,香港,中国
1999
瞬间:二十世纪末的中国艺术,Smart 艺术博物馆,芝加哥,美国
99 柏林录像艺术节,柏林,德国
超市:当代艺术展,上海广场,上海,中国
快镜:中港台新录像艺术,澳门当代艺术中心,澳门,中国
到此一游,Bad Ems,德国
北京文件,歌德学院,北京,中国
运动中的城市展,当代美术馆,赫尔辛基,芬兰
中国当代艺术家图文志展,南京,南京,中国
新锦囊妙计,与60 个10 岁的孩子合作,上海,中国
前后左右,通州和畅园,北京,中国
KHOJ 国际艺术家车间,德里,印度
阿姆斯特丹艺术节,阿姆斯特丹,荷兰
Inside Out: New Chinese Art,Henry Art Gallery, Univ of Washington,华盛顿,美国
99阿姆斯特丹艺术节,阿姆斯特丹,荷兰
舞蹈剧场生育报告,KHOJ国际艺术家车间,中国
1998
生存痕迹:中国当代艺术展,现实艺术工作室,北京,中国
地点艺术计划,高岛屋百货商场,东京,日本
空间与视觉,北京当代美术馆,北京,中国
Transmedial:1998:98 录像节,柏林,德国
蜕变突破:华人新艺术,亚洲协会美术馆,P.S.1 美术馆,纽约,美国传统·反思,德国大使馆,北京,中国
是我,太庙,北京,中国
1997 组织策划并参加野生1997 惊蛰始, 非展览空间、非展览形式、实验艺术活动,中国北京、上海、成都、广州等地
97福州当代艺术展,福州画院,中国
奥地利格拉兹国际艺术节界限专题展(Graz),与张永和合作,中国运动中的城市,芬兰
当代戏剧 倾述,北京长安小剧场,北京,中国
首届中国当代艺术学术交流活动,北京,中国
1996
走出画廊:中、港、台艺术家湾仔展览实验计划,香港,中国
以艺术的名义,刘海粟美术馆,上海,中国
96 水原国际交感艺术祭,水原,韩国
水的使者,与美国艺术家联合进行的户外实验艺术,西藏,中国
1995
95 光州双年展,光州,韩国
张开嘴、闭上眼:北京、柏林艺术交流展,首都师范大学美术馆,北京,中国
中美艺术家 水源的保卫者 实验艺术活动,北京,中国
1994
第三回中国当代艺术文献(资料)展,上海华东师大等地,上海,中国
94中日韩国际现代艺术展,首都师范大学美术馆,北京,中国
1992
首届广州艺术双年展,广州,中国
1989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南京博物馆,南京,中国
1988 新时代画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1987 首届中国油画展,上海展览馆,上海,中国   
公共收藏 
尤伦斯艺术基金会,比利时
M+视觉艺术博物馆,香港,中国亚洲艺术文献库,香港,中国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纽约,美国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美国
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纽约,美国
沃克艺术中心,明尼纳波利斯,美国
阿布扎比古根海姆美术馆,阿布扎比,阿联酋
昆士兰美术馆,昆士兰,澳大利亚
纽卡斯尔laing美术馆,纽卡斯尔,英国
Govett-Brewster美术馆,新普利茅斯,新西兰
奥克兰当代艺术博物馆,奥克兰,新西兰
Pays de la Loire当代艺术区域基金会,La Fleuriaye,法国
温哥华美术馆,温哥华,加拿大
泰特利物浦博物馆,利物浦,英国     
了解更多 >
艺术家
隋建国
隋建国 
1956出生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
1984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
1989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
现生活和工作在北京  
主要个展
2017
肉身成道, 佩斯香港,中国肉身成道,佩斯北京,中国
2015
触手可及,佩斯北京,中国
2014
盲人肖像,Doris C Freedman Plaza 中央公园,纽约,美国
Sui Jianguo,La Louver画廊,洛杉矶,美国
2013
Physicle Trace 2, 隋建国, 英国教堂,巴腾伯格,德国
2012
PHYSICLE TRACE隋建国作品展, 谢佛画廊,巴腾伯格,德国
隋建国的掷铁饼者,大英博物馆,伦敦,英国隋建国:佩斯北京,798,北京,中国
被限制的行动:隋建国作品展,MOMA,新加坡
2011
海牙天下:隋建国雕塑展,海牙雕塑美术馆,海牙,荷兰
2010
隋建国的中国制造; Art Issue Projects,北皋艺术区,北京,中国
隋建国:梦之石,JGM 画廊,巴黎,法国
失落的乌托邦,MOT画廊,台北,中国
2009
运动的张力:隋建国新作展,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8
艺术·时间·广场:隋建国作品展,时代广场,香港,中国
公共化的个人痕迹,卓越空间,北京,中国
2007
点穴:隋建国艺术展,当代艺术中心,上海,中国
大提速:隋建国空间影像作品展,阿拉里奥画廊,北京,中国
2005
隋建国:理性的沉睡,亚洲美术馆,旧金山,美国
1999
衣纹研究:隋建国作品展,通道画廊,北京,中国
1997
世纪的影子:隋建国作品展,维多利亚艺术学院,墨尔本,澳大利亚 1996
隋建国作品展,汉雅轩画廊,香港,中国
1995
沉积与断层:隋建国作品展,新德里文化研究院,新德里,印度
1994
隋建国作品展,汉雅轩画廊,台北,中国
记忆空间:隋建国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画廊,北京,中国    
主要群展
2017
记忆与当代——来自中国,威尼斯,意大利
罗丹百年大展,巴黎大皇宫,法国
罗丹逝世百年纪念——穿越时空的身体:Versus Rodin,AGSA,南澳州立美术馆,阿德莱德市,澳大利亚
2016
今天重做,上海民生美术馆,上海,中国
乌托邦·异托邦-乌镇当代艺术邀请展,乌镇巢丝厂美术馆,中国
2015
三人同船,玛格基金会美术馆,圣保罗,法国
今日未来展,北京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园林的故事, 苏州美术馆, 苏州,中国
物体系,上海民生美术馆,上海,中国
触知区, 广州红专美术馆, 广州,中国
化生——中国当代艺术展, 蒙斯老屠宰场美术馆,蒙斯,比利时
无常之常——东方经验与当代艺术成都站,成都当代美术馆,成都,中国
OCAT10年回顾展,北京OCAT, 深圳,中国
中国8,兰博鲁克美术馆,德国社区植入计划,成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成都,中国
2014
后波普:东方遇见西方 ·萨奇画廊,伦敦,英国
2014
釜山双年展, 釜山美术馆,釜山,韩国
未来的回归: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展,密歇根州立大学布罗德美术馆,东兰辛市,埃里与艾迪斯布儒德美术馆,密西根大学,美国乌托邦——中法艺术公园, 顺德中法艺术公园, 顺德,
中国第三种批判——艺术语言的批判性,北京时代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3
北京之声,佩斯北京,北京,中国
历史之路,威尼斯双年展特展,意大利
巴腾伯格雕塑双年展,巴腾伯格,德国
空间素描,卡德美术馆,阿默斯福特,荷兰
时代肖像:当代艺术30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中国
基础部,泰康空间,北京,中国
不期而遇——艺术三亚-2013国际当代艺术展,三亚华宇美术馆,三亚,中国
漢雅一百:偏好,汉雅轩画廊,香港,中国
2012
雕塑2012, 湖北美术馆,武汉,中国
媒介研究:母题与个案, 林大艺术中心,798,北京,中国
重新发电——第九届上海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中国见所未见,UNSEEN——第四届广东双年展,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
第7届深圳雕塑双年展-偶然的信息,OCAT,深圳,中国
基辅第一届国际当代雕塑展特展,基辅,乌克兰
2011
第二届北京之声:现实主义之后,佩斯北京,北京,中国
清晰的地平线——1978年以来的中国当代雕塑, 寺上美术馆,北京,中国
超有机——一个独特的研究视角和实验,中央美院美术馆,中国
波普制造,韩国国立当代美术馆,韩国
2010
西部国际艺术双年展,银川文化艺术中心,银川,
中国关照:十个艺术家和他们的二十岁,角度画廊,北京,中国
中国性:2010当代艺术研究文献展,本色美术馆,苏州,中国
雕塑:隋建国与他的几个学生,A4画廊,成都,中国
2010
影像档案展,宋庄美术馆,北京,中国
调节器:今日文献展,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不期而遇:项目展,卓越空间,北京,中国
造型: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教师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世界的艺术:世博轴雕塑展——交叉小径的城市,
2010
上海世博会,上海,中国
改造历史: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国家会议中心,北京,中国丛林:中国当代艺术生态管窥,站台中国,北京,中国
构建之维:2010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9
碰撞:中国当代艺术的17个案例, 中央美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主场,白盒子艺术馆,北京,中国   
事物的状态:中比当代艺术交流展,比利时皇家美术馆,布鲁塞尔,比利时
北京-哈瓦那:新中国当代艺术革命,古巴国家美术馆,哈瓦那,古巴我能相信;中国当代艺术家邀请展暨繁星美术馆开幕展,繁星美术馆,北京,中国
艺术长沙2009,湖南省博物馆,长沙,中国  
相嵌苏州:中国当代艺术馆,苏州美术馆,苏州,中国
国家遗产:一项关于视觉政治史的研究,曼彻斯特大学,曼彻斯特,英国
各搞各的:歧观当代,台北当代美术馆,台北,中国
与芝加哥对话:中国当代雕塑在千年广场,芝加哥千年广场,芝加哥,美国
2008
艺术与中国革命,亚洲协会,纽约,美国
超越:索斯比在查兹沃斯,查兹沃斯,伦敦,英国
和解:波兹南双年展,波兹南美术馆,波兹南,波兰
过来,荔空间,北京,中国
悬在空中浮于表面,林大画廊,北京,中国
亚洲:第三届南京三年展,南京博物院,南京,中国
移花接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后现代方式,华·美术馆,深圳,中国
半梦半醒:中国当代艺术,旧金山当代艺术馆,旧金山,美国
倾斜的桃花源:汉克·维奇和隋建国,C空间画廊,北京,中国
新世界的秩序,格罗宁根美术馆,格罗宁根,荷兰
自由落体,陈绫慧当代空间,北京,中国
团纸藏龙:纸上作品展,F2画廊,北京,中国
打鸟,唐人当代艺术中心、梯空间,北京,中国
物界2:娑罗画廊学术邀请展,娑罗花馆,北京,中国
中外名家版画精品展,3+3艺术空间,北京,中国
中国幻想:铸造艺术馆开幕展,铸造艺术馆,北京,中国
双城记:成都与青岛当代艺术对话交流展,原典美术馆,青岛,中国北京:雅典,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雅典,
希腊天空:红色空间开幕首展,红色空间,北京,中国
我们的未来,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07
能量—精神·身体·物质:今日文献展,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观念的形态:1987 — 2007中国当代艺术的观念变革,武汉美术馆,武汉,中国
红色激情:查尼家族亚洲当代艺术收藏展,休斯顿艺术博物馆,休斯顿,美国流行的意外,台北当代美术馆,台北,中国
什么是物派,北京东京艺术工程,北京,中国
中国当代社会艺术,特列恰可夫画廊,莫斯科,俄罗斯
我们主导未来:第二届莫斯科双年展特别项目展,国立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莫斯科,俄罗斯
缺席,创意正阳艺术区,北京,中国
动物凶锰,墨画廊,北京,中国
青岛有消息,壹空间,北京,中国
蜕变-中国当代艺术中转变的一代,芬兰
世事而非:14位中国艺术家对真实形象的变异及探索,斗山艺术中心,首尔,韩国  
金蝉脱壳:从传统和革命中的语言拯救,四方美术馆,南京,中国
中国当代雕塑十人展:媒介和传统的当代道路,亚洲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前进中国:埃斯特拉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展,路易斯安娜现代艺术博物馆,哥本哈根,丹麦
2006
二踢脚,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完美的图象:中国现代艺术展,阿拉里奥画廊,长安,韩国
中国商标,当代亚洲艺术中心,温哥华,加拿大
江湖,提尔腾画廊,纽约,美国
过去与未来:来自中国的最新摄影和视频,世界文化之家,柏林,德国
黑白道,戴维斯博物馆和文化中心,韦尔兹利学院,马萨诸塞州,美国
开放之路:第二届中国宋庄艺术界公共雕塑艺术邀请展,宋庄,北京,中国
2005
美丽的讽喻,阿拉里奥画廊,北京,中国
一万年,后现代城,北京,中国
先锋:中国当代雕塑,Beelden aan zee 美术馆,海牙,荷兰  
透明的盒子,Soho现代城,北京,中国
装修,长征空间,北京,中国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宋庄TS1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中国文化年雕塑与装置展,肯尼迪艺术中心,华盛顿,美国
黑白道:在西方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康托尔视觉艺术中心,斯坦福大学,加利福尼亚,美国
过去与未来: 来自中国的最新摄影和视频,西雅图艺术博物馆,西雅图,美国
2004
现在:观念地产展在上海,上海会展中心,上海,中国
神变成人,弗瑞斯拉斯美术馆,雅典,希腊 游于气,资生堂屋,东京,日本
中国想象:中国当代雕塑展,杜伊勒里公园,巴黎,法国
过去与将来,纽约国际摄影中心,纽约,美国
道与魔:里里外外,里昂当代美术馆,里昂,法国
釜山雕塑展,釜山文化中心,釜山,韩国
轻而易举,国家当代美术馆,奥斯陆,挪威超越界限,沪申画廊,上海,中国
汉雅轩二十年庆典,汉雅轩画廊,香港,中国
2003
打开天空,多伦美术馆,上海,中国
左翼,左岸公社,北京,中国 二手现实,苹果社区,北京,中国
今日中国美术,中华世纪坛,北京,中国
开放的时代,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中日韩三国当代雕塑展,卡索美术馆,大阪,日本
当代艺术三年展:海,奥斯坦德当代美术馆,奥斯坦德,比利时
中国当代艺术巡展,罗马当代艺术博物馆,罗马,意大利;路德维格博物馆,布达佩斯,匈牙利
2002
北京-巴黎,皮尔卡丹艺术中心,巴黎,法国
海市蜃楼,苏州美术馆,苏州,中国
中国艺术三年展,广州博物馆,广州,中国  中国
现代艺术:1980-2002,FAAP,圣保罗,巴西
理想主义的艺术家,当代艺术中心,维罗纳,意大利 中国制造,拿瓦哈画廊,巴黎,法国
亚洲当代雕塑展,韩国国际艺术博览会,首尔,韩国
中国制造,杜易斯堡美术馆,杜伊斯,德国
2001
被移植的现场:第四届深圳雕塑年展,何香凝美术馆,深圳,中国 梦,红楼艺术中心,伦敦,英国
永久,加拿大使馆,北京,中国
海边的艺术,尼斯,法国
在天堂与大地之间 :今日艺术中的新古典主义运动,奥斯坦德美术馆,奥斯坦德,比利
时迹象未来,红门画廊,北京,中国
艺术与科学,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中国制造,ETHAN COHEN画廊,纽约,美国  
生活的庆典,东方广场,北京,中国
2000
海上·上海:第三届上海双年展,上海美术馆,上海,中国
隋建国和展望的雕塑双人展,LOFT画廊,巴黎,法国
共享异国情调:里昂当代艺术双年展,里昂,法国
中国当代雕塑邀请展,青岛雕塑艺术馆,青岛,中国
90年代中国前卫艺术家资料展,福冈美术馆,福冈,日本 OPEN2000:国际雕塑装置展,利多岛,威尼斯,意大利
中国雕塑邀请展,上海美术馆,上海,中国
1999
平衡的生存:生态城市的未来方案(第二届当代雕塑年展),何香凝美术馆,深圳,中国  
世纪之门:1979-1999中国艺术邀请展,成都现代艺术馆,成都,中国中国前卫艺术,LOFT画廊,巴黎,法国
香榭丽舍大道第二届雕塑展,香榭丽舍大道,巴黎,法国
第十四届亚洲国际艺术展,福冈现代美术馆,福冈,日本
形与体:1999新加坡雕塑艺术节,新加坡美术馆,新加坡
四人展,艺术仓库,北京,中国
从中国出发新艺术展,设计博物馆,北京,中国
中国·1999,描写画廊,洛杉矶,美国
瞬间的转换:中国二十世纪末实验艺术展,SMART美术馆,芝加哥,美国  
中国当代艺术展,LIMN画廊,旧金山,美国
1998
两性平台:中国当代艺术,泰达艺术博物馆,天津,中国
第一届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何香凝博物馆,深圳,中国
传统·反思:中国当代艺术展,德国驻华大使馆,北京,中国
活着:八人作品展,云峰画苑,北京,中国
1997
中国之梦·97中国当代艺术,炎黄美术馆,北京,中国
延续:五人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隋建国和李刚:中国当代雕塑展,红门画廊,北京,中国
接点:中、日、韩当代艺术展,大邱文化中心,大邱,韩国
永远的回归:97南山雕塑展,南山雕塑院,深圳,中国
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中国油画廊,香港,中国
1996
当代艺术家学术邀请展,香港艺术中心,香港,中国
现实·今天与明天·96中国当代艺术,国际艺苑美术馆,北京,中国
欧亚大陆东侧·装置与绘画1996,儿玉画廊,大阪,日本
中国当代艺术学术邀请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亚洲四国野外雕塑国际交流展,海滨公园,福冈,日本
1995
开发计划:三人联合工作室一展,中央美术学院旧址,北京,中国
来自中心国家·中国前卫艺术展,圣莫妮卡艺术中心,巴塞罗那,西班牙
1994
物质及其想象力:亚洲雕塑邀请展,广岛,日本
雕塑1994·系列个人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1993
隋建国、王克平雕刻展,中国现代艺术中心,大阪,日本
中国后89新艺术展,香港艺术中心,香港,中国
海峡两岸雕塑艺术交流展,炎黄艺术馆,北京,中国;高雄美术馆,台湾,中国
1992
中国当代青年雕塑家邀请展,浙江美术学院,杭州,中国
方位92三人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二十世纪中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1990
第一工作室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1986
山东青年美展,山东省展览中心,济南,中国
了解更多 >
艺术家
王广义
王广义
1957生于哈尔滨市
1984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  
个展
2019
王广义·通俗人类学研究, 巽汇展览空间,上海,中国
2016
图像修正——王广义,新加坡当代美术馆,新加坡
北方的温度——王广义,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沈阳,中国
王广义/存在与超验,武汉合美术馆,武汉,中国
2015
王广义:信仰者的遗产,MAC 当代美术馆,拉科鲁尼亚,西班牙
第五届艺术长沙——连接中国的桥:历史,科技,诗与雅,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长沙,中国
2014
内爆与危情:王广义实验艺术国际论坛,西南交通大学美术馆,成都,中国
王广义:意大利之旅,拉维罗美术馆,莎雷诺,意大利
偶像的底片:王广义,泉空间,北京,中国
2012
自在之物:乌托邦、波普与个人神学,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王广义:冷战美学(上海浦江华侨城公共艺术计划),浦江华侨城,上海,中国
2011
实验报告: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视觉档案:王广义·交互的镜像,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重庆,中国
2008
视觉政治学:另一个王广义,OCAT,深圳,中国
冷战美学:王广义,路易斯·布罗恩基金会美术馆,伦敦,英国
2007
王广义个展,吕佩克画廊,巴黎,法国
2006
王广义个展,阿拉里奥画廊,首尔,韩国
2004
王广义个展,乌斯麦勒画廊,卢塞恩,瑞士
2003
王广义个展,诺瓦拉画廊,巴黎,法国
2001
王广义个展:信仰的面孔,斯民艺苑,新加坡
1996
目击者:王广义个展,克劳斯·丽特曼文化中心,巴塞尔,瑞士
1994
王广义个展,汉雅轩画廊,香港,中国  
群展
2017 
金蝉脱壳——纪念黄专逝世周年邀请展,OCAT深圳,深圳,中国
2016
里应外合——首届峨眉当代艺术国际邀请展,峨眉当代艺术馆,峨眉,中国
倒叙的美术史:中国当代艺术的另一种线索, 亿利艺术馆,北京,中国石膏像——视觉经验与文化身份背景下的中国现代性,亿利艺术馆,北京,中国
关于展览的展览:90年代的当代艺术展示,OCAT,北京,中国
釜山双年展,光州,韩国
第三届南京国际美术展Hitoricode:萧条与供给 主题展,百家湖美术馆,南京,中国
第三届今日文献展,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5
游魂: 向高更致敬—中国当代艺术展,塔希堤
破图集:中国当代艺术家处理图像的方法,寺上美术馆,北京,中国La Sindone e l’impronta dell’arte,桑塞波尔克罗美术馆,阿雷佐,意大利
民间的力量: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开馆展,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中国
星艺术机构文献展——北方艺术群体,星艺术机构,香港,中国
展示片段:OCAT 十年(2005-2015)文献研究展,OCAT,北京,中国
2014
汉雅一百:偏好,香港艺术中心,香港,中国
8+1:实验艺术的方案,广东当代艺术中心,广州,中国
后波普:东方遇见西方,萨奇画廊,伦敦,英国
2013
第55 届威尼斯双年展特别邀请展 历史之路:威尼斯双年展与中国当代艺术20 年,威尼斯,意大利
2012
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偶然的信息——艺术不是一个体系,也不是一个世界,OCAT,深圳,中国
2011
纸上美术馆:12 位华人艺术家,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溪山清远:中国新绘画,亚洲艺术博物馆,旧金山,美国
2011
成都双年展之 溪山清远:当代艺术展,成都,中国
典藏历史:中国新艺术,成都当代美术馆,成都,中国
小运动:当代艺术中的自我实践,OCAT,深圳,中国
2010
改造历史:2000-2009 年的中国新艺术,国家会议中心,北京,中国溪山清远,路易斯·布罗恩基金会美术馆,伦敦,英国
世界的艺术:2010 上海世博会世博轴雕塑长廊国际雕塑展,上海,中国
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历程·绘画篇(1979-2009),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中国
建构之维:2010 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最低限度,桥梓艺术公社,北京,中国
Made in Pop Land,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首尔,韩国
2009
第53 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特别机构邀请展:给马可波罗的礼物,威尼斯,意大利
国家遗产:一项关于国家思想产生的视觉史方案,曼彻斯特大学美术馆,曼彻斯特,英国;OCAT,深圳,中国
CHINAMANIA,阿肯当代美术馆,哥本哈根,丹麦
意派:世纪思维,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碰撞: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实验的案例,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8
个案:艺术史和艺术批评中的艺术家,圣之空间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去中国·墙上的笔迹:中国八九十年代的新现实主义前卫艺术,格罗宁根艺术博物馆,荷兰
今日中国,贝尔维美术馆,布鲁塞尔,比利时
遭遇,佩斯北京画廊,北京,中国
当代红光亮,程昕东当代艺术空间,北京,中国
前卫艺术·中国当代美术二十年 日本巡回展,国立新美术馆;日本国立国际美术馆;日本爱知县美术馆,
日本人民·历史:20 世纪中国美术研究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革命在继续:中国新艺术,查尔斯·萨奇画廊, 伦敦,英国
2007
2007 第二届莫斯科双年展:我们主导未来,莫斯科,俄罗斯
社会艺术,特列恰可夫国家美术馆,莫斯科,俄罗斯
后解严与后八九:两岸当代艺术对照,国立台湾美术馆,台湾,中国红色热潮:当代亚洲艺术崛起,休斯敦美术馆,休斯敦,美国
2007 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杰出艺术家,上海展览中心,上海,中国
第二届美术文献展:观念的形态,湖北省艺术馆,武汉,中国
追补的历史:馆庆十周年馆藏当代艺术展1997-2007,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
85 新潮:中国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尤伦斯基金会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十年一觉,和静园艺术馆,北京,中国
绝对图像Ⅱ,阿拉里奥纽约画廊,纽约,美国
金蝉脱壳:从传统和革命中的语言拯救,四方美术馆,南京,中国
共震:运动视界艺术展,2007-2008 巡回展,上海当代艺术馆,南京南视美术馆,鲁迅学院美术馆,四川美术馆,今日美术馆,中国
2006
江湖,提顿画廊,纽约,美国
绝对图像 Ⅰ,阿拉里奥画廊,首尔,韩国
柏拉图和他的七种精灵,OCAT,深圳,中国
从极地到铁西区:东北当代艺术展1985-2006,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
展开的现实主义:1978 年以来中国大陆油画,台北市立美术馆,台湾,中国
创造历史:中国20 世纪80 年代现代艺术纪念展,OCAT,深圳,中国2005
体温:纪念安徒生诞辰200 周年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北日德兰艺术馆,奥尔堡,丹麦
OCAT开幕邀请展,OCAT,深圳,中国
开启2005:第八届国际雕塑与装置展,利多岛,威尼斯,意大利
美丽的讽喻,阿拉里奥北京画廊,北京,中国
明日,不回眸,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关渡美术馆,台湾,中国
2004
身体·中国, 马塞当代艺术博物馆,马塞,法国
沙丘雕塑 巡回展,诺瓦拉画廊,巴黎,法国 ;汉雅轩画廊,香港,中国 ;法国图像及造型艺术著作人协会,巴黎,法国
2003
中国,你好,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法国
来自中国的艺术,印尼国家美术馆,雅加达,印尼
开放的时代:纪念中国美术馆建馆40 周年,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印尼2003 开放双年展,印尼国家美术馆,雅加达,印尼超越界限,沪申画廊, 上海,中国
2002
图像就是力量,何香凝美术馆,深圳,中国
中国的现代性,阿罗罗·阿尔瓦雷斯·彭特亚多基金会美术馆,圣保罗,巴西
巴黎—北京,ESPACE CARDIN,巴黎,法国
Take Part Ⅱ,乌斯麦勒画廊,卢塞恩,瑞士
传媒与艺术,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北京,中国
金色收获:中国当代艺术大展,萨格勒布美术馆,克罗地亚,南斯拉夫
第一届中国当代艺术三年展,广州艺术博物馆,广州,中国
观念的图像:2002 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深圳美术馆,深圳,中国
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1990 — 2000),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
2001
新形象:中国当代艺术20 年 巡回展,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成都四川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中国
多元城市:亚洲流动艺术展,汉堡艺术宫,汉堡,德国
下一代:亚洲当代艺术,帕萨热·德雷斯美术馆,巴黎,法国
5位中国前卫艺术家,ARTSIDE 画廊,首尔,韩国
被移植的现场:暨第四届深圳当代艺术雕塑展,何香凝美术馆,深圳,中国
2000
世纪之门:1979-1999 邀请展,现代艺术馆,成都,中国
社会:第二届上河美术馆学术邀请展,上河美术馆,成都,中国
20 世纪中国油画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Futuroe: 中国当代艺术展,澳门当代艺术中心,澳门,中国
1998
蜕变:中国新艺术 1998-2000 巡回展,亚洲文化中心,纽约,美国;P. S. 1 当代艺术中心,长岛市,美国;
旧金山当代艺术博物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旧金山,美国;卡斯蒂利亚当代艺术博物馆,蒙特雷,墨西哥;塔克玛艺术博物馆,西雅图,美国;香港艺术馆,香港,中国
1997数字与神话:20 世纪艺术回顾展,斯图加特美术馆,斯图加特,德国
面孔与身体的王国 :90 年代的中国艺术,鲁道夫美术馆,布拉格,捷克
红与灰:8 位中国前卫艺术家,斯尼艺苑,新加坡
引号,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新加坡
进与出,拉萨尔艺术学院美术馆, 新加坡;墨尔本、悉尼,澳大利亚; 何香凝美术馆,深圳,中国
1996
回望,路德维西美术馆,科隆,德国
中国,波恩艺术博物馆,波恩,德国
第二届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昆士兰博物馆,布里斯班,澳大利亚
首届当代艺术学术邀请展,中国美术馆,首都师范大学美术馆,北京,中国
1995艺术:斯沃基,芝加哥建筑与设计艺术博物馆,芝加哥,美国
新亚洲艺术展,麒麟美术馆,大阪,日本;东京艺术基金会,东京,日本
从国家意识形态出走 : 中国新艺术,国际文化中心,汉堡,德国
中国前卫艺术,圣地莫尼卡美术馆,巴塞罗那,西班牙
1994
第22 届圣保罗双年展,圣保罗,巴西
中日韩 94 北京国际现代艺术作品展,首都师范大学美术馆,北京,中国
汉城建都600 年国际艺术邀请展,国家当代美术馆, 首尔,韩国
1993
第45 届威尼斯双年展,威尼斯,意大利
毛走向波普 巡回展,当代艺术博物馆,悉尼,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墨尔本,澳大利亚
中国新艺术,玛勃洛画廊,伦敦,英国
后八九中国新艺术 巡回展,香港艺术中心,中国;台湾汉雅轩画廊,中国;牛津现代艺术博物馆,牛津,英国
中国前卫艺术展 巡回展,世界文化宫,柏林,德国;鹿特丹美术馆,荷兰;牛津现代艺术博物馆,英国;欧登塞、克雷德工厂艺术馆,丹麦
1992
90 年代艺术双年展,广州国际展览中心,广州,中国
1991
Cocart:后波普国际邀请展,比昂卡·皮莱特画廊,米兰,意大利
1990
不和塞尚玩牌,亚太艺术博物馆,加州,美国
1989
中国现代艺术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了解更多 >
艺术家
徐冰
徐冰-祖籍浙江温岭,1955生于中国重庆,长在北京。
1977年考入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
1981年毕业留校任教,
1987年获得中央美院硕士学位。
1990年作为荣誉艺术家访美。
2007年回国就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作品曾在纽约现代美术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美国华盛顿赛克勒国家美术馆、伦敦大英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艾伯特博物馆,西班牙索菲亚女王国家美术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美术馆及当代艺术博物馆、加拿大国家美术馆、捷克国家美术馆及德国路维希美术馆等艺术机构展出;参加威尼斯双年展、悉尼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等国际展。
作品进入:
1997美国97年版世界艺术史教科书 古今艺术 (Art Past - Art Present)(Prentice Hall, Abrams 出版社)美国及欧洲权威世界艺术史教科书 加德纳世界艺术史(Gardner's Art Through the Ages)地书 作品进入美国 梅格斯平面设计史
2001美国史密森学会出版 文字游戏:徐冰的艺术(Brita Erickson著)
2006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 持续性/转型—以文字为图像:徐冰的艺术2009英国伯纳德.夸里奇有限公司(Bernard Quaritch Ltd and contributors)出版 创作天书的道路(Tianshu: Passges in the Making of a Book)(约翰凯利等著)
2011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出版社出版 烟草计划:杜克、上海、弗吉尼亚(John B.Ravenal等著)
2012纽约大学出版社出版 徐冰与中国当代艺术(曹星原主编),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徐冰:凤凰的诞生(周瓒编)
2013意大利EBS出版社出版 桃花源的理想一定要實現
2014法国Thircuir出版社出版 徐冰凤凰美国MassMoca出版社与中国广西师大出版社分别出版 地书之书 英文版与中文版
2015北京中信出版社出版徐冰第一本文集 我的真文字
获奖:
1999由于他的原创性、创造能力、个人方向和对社会,尤其在版画和书法领域中作出重要贡献的能力,获得美国最重要的个人成就奖,麦克阿瑟天才奖 (MacArthur Award)
2003由于对亚洲文化的发展所做的贡献,获得第十四届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2004获得首届威尔士Artes Mundi国际视觉艺术奖,评委会主席奥奎(Okwui Enwezor)在授奖辞中说:
  徐冰是一位能够超越文化界线,将东西方文化相互转换,用视觉语言表达他的思想和现实问题的艺术家2006由于对文字、语言和书籍溶智的使用,对版画与当代艺术这两个领域间的对话和沟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获全美版画家协会,版画艺术终身成就奖2010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授予人文学荣誉博士学位2015被授予美国国务院颁发的艺术勋章,被美国康乃尔大学授予安德鲁-迪克森-怀特教授称号      
了解更多 >
艺术家
尹秀珍
尹秀珍,1963年生于中国北京。
  作为一名中国当代艺术的女性领军人物,尹秀珍自1989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之后,便开始了她的艺术创作生涯,并且广泛活跃于国际各大展览。尹秀珍目前工作生活在北京,与她的丈夫宋冬共同从事艺术创作。   
  尹秀珍的作品通过对旧物的拼接,传达了对于现代社会全球化与同化问题的探索。她利用回收的材料形成一种雕塑性的记忆文献,在高度城市化、现代化以及全球经济增长的急速变化中,试图将那些通常会被忽略的事物个性化,以暗示生命的个体性。艺术家解释说:“在高度变化的中国,‘记忆’似乎比任何事物都消逝得更快。所以保存记忆已经成为了另一种生活方式。”尹秀珍将记忆作为审视其周围政治、社会以及环境构想的批判工具。   
  艺术家土生土长在北京,受北京环境快速变化的启发,作品的主题包含了记忆、过去和当下,以及人与其生长在其中的不断变幻的社会之间复杂的关系。通过将旧物聚集在一个新的语境之下,尹秀珍成功地将过去的经历与当下的体验和状态编织在一起。就这样,在试图传达全球性变化之下个体生命状态的过程中,她将“记忆”与“经验”融合起来。   
  尹秀珍曾参加国际许多重大展览,包括2008年上海双年展、2004年悉尼双年展、2004年第26界圣保罗双年展,以及1998年由亚洲协会及旧金山现代美术馆主办的“蜕变突破——华人新艺术”展等。目前,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项目92”正在展出她的大型装置作品《集体潜意识》,这一作品曾在2007年北京公社举办的尹秀珍个展上首次展出。艺术家曾获得包括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以及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青年艺术家奖(UNESCO/ASCHBERG award)在内的多个重要奖项,她的作品也曾在《纽约时报》(2006年)及《美国艺术》(2003年)上受到高度认可。佩斯北京于2010年3月18日举办的尹秀珍个展“第二张皮”,为观众呈现了尹秀珍的全新作品。1963年生于北京。1989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获学士学位,现在在北京生活和工作。   
公共收藏   
新南威尔士美术馆   福冈亚洲美术馆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梁洁华艺术基金会   Smart美术馆   格罗宁根美术馆   森美术馆
了解更多 >
艺术家
周春芽
周春芽 
1955生于中国重庆
1982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
1988 毕业于德国卡塞尔美术学院自由艺术系
现工作生活于成都、上海 
个展:
2019
东南形勝,龙美术馆,上海,中国
2018
春‧芽——周春芽作品港島集粹 (个展),保利香港艺术空间,香港,中国“凌云一笑”周春芽香港个展,Amanda Wei Gallery,香港,中国
2015
始终是开始——周春芽作品2015展览,澳门艺术博物馆,澳门,中国2013
周春芽2013新作 展览,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中国
2012
周春芽2012新作 展览,上海周春芽艺术研究院,上海,中国
2010
1971—2010 周春芽艺术四十年回顾,上海美术馆,中国
2008
周春芽·绿狗·雅加达,印尼国家美术馆,雅加达,印度尼西亚
2007
花间记——周春芽绘画雕塑作品展,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6
周春芽新作展,外滩3号沪申画廊,上海,中国
2002
周春芽作品展,TRENTO 当代艺术博物馆,意大利周春芽个人作品展——绿狗,314 国际艺术中心,挪威 
群展:
2018
“吟怀未许老”成都画院退休艺术家邀请展,成都画院,成都,中国
艺术史:40x40——从四十位艺术家看1978年以来的中国
当代艺术,上海宝龙美术馆,上海,中国  
“继往开来”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暨四川名家作品邀请展,成都市美术馆,中国
转折点——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 (群展) ,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中国
周春芽&方力钧双人展,K空间画廊,成都,中国  
2017
东方气质——龙美术馆藏中日韩当代艺术展 ,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中国
中国当代艺术家手稿研究展(第一回)——艺·凯旋画廊十周年特别展,艺·凯旋画廊,北京,中国
2016
艺术怎么样?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阿尔里瓦克展览馆,多哈,卡塔尔2015
亚洲现代艺术大展2015,全罗北道道立美术馆,全罗北道,韩国
2014
居住在成都,关渡美术馆,台北,中国社会风景——中国当代绘画中的风景叙事,成都国际文化艺术品交流中心,中国
2013
艺术长沙2013,长沙市博物馆,长沙,中国历史之路——威尼斯双年展与中国当代艺术20年,威尼斯军械库89号,意大利
2012
古往今来——龙美术馆开馆大展,龙美术馆,上海,中国
中国表现 艺术展,上海美术馆,上海,中国
2011
第五届成都双年展,成都东郊记忆,中国
2010
溪山清远:中国新绘画,路易斯•布罗恩基金会,伦敦,英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美国
荣获 2010年度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同名展览巡回展览于:上海美术馆,上海;北京今日美术馆,北京;广东美术馆,广东
改造历史 2000—2009年的中国新艺术,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中国
2009
第53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特别机构邀请展——给马可波罗的礼物,威尼斯国际大学,意大利
2007
超越图像——中国当代艺术在迈阿密,迈阿密,美国
后解严与后八九——两岸当代美术对照,台湾美术馆,台湾,中国2006
展开的现实主义——1978年以来中国大陆油画,台北市立美术馆,台湾,中国
2005
第二届成都双年展,成都现代艺术馆,成都,中国
第一届中国当代艺术双年展,蒙比利埃,法国
关注中国!中国当代艺术展,海牙,荷兰
2004
龙族之梦——中国当代艺术展,爱尔兰当代美术馆,英国
2003
你好,中国?——中国当代艺术展,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法国2002
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
梦——中国当代艺术展,The Red Mansion Foundation,伦敦,英国2001
首届成都双年展,成都现代艺术馆,成都,中国
5个中国前卫艺术家,Artside画廊,首尔,韩国
新形象:中国当代绘画二十年,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四川美术馆,中国
2000
20世纪中国油画展,北京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中国
1998
在西方相会的东方,拉姆画廊,旧金山,美国
1997
肖像性质,北京中央美院画廊,北京,中国引号:中国当代绘画,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新加坡
1996
中国!当代艺术展,波恩美术馆,波恩,德国
首届上海双年展,上海美术馆,上海,中国
首届当代艺术学术邀请展1996·1997,北京中国美术馆、香港,中国1994
批评家年度提名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1993
中国经验展,四川省美术馆,成都,中国1993-199,后八九中国新艺术, 香港、英国等地巡展
1992
广州•首届九十年代艺术双年展(油画部分),广州中央大酒店展览中心,广州,中国
1985
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1981
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了解更多 >
艺术家
张晓刚
张晓刚的艺术经历与创作不仅构成了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一个特殊案例,同时也表征着一位杰出艺术家在其所处时代中的价值立场。张晓刚的绘画以个人经历和记忆为基础,以叙述性的画面场景表达个体的经验、故事与情感。他将来自历史与现实、集体记忆与个人回忆的典型意象予以抒情性和自由的提炼、重组、转换,为一代人普遍的历史经验赋予了其全新的视觉形式与生命力。
了解更多 >